不要乱点击!微信红包也有假 别贪小利吃大亏
日前,不乱微信群里出现“京东集团为回馈社会全民派发购物津贴”的点击大亏链接,后经各方核实,微信证实该链接系传播虚假内容。红包对于类似的假别“假红包”,人们要提高警惕。利吃
记者从微信团队了解到,不乱诈骗嫌疑人会把“假红包”链接的点击大亏封面,包装成各种容易让人上当的微信形式,如一条逼真的红包语音消息、邀请加群提示、假别“我已经领到了”等,利吃以各种正规名目吸引用户点击,不乱并伪造页面内容,点击大亏诱导用户再次转发。微信由于“假红包”通过微信的好友关系链传播,容易让用户降低警惕性。用户收到由好友转发的“假红包”链接,出于对好友的信任,容易点击而上当。
点击虚假红包链接存在哪些风险?北京朝阳区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肖圣雷提示,主要包括:个人信息泄露风险,木马程序风险,手机权限开放风险,财产损失风险。
“正常的红包点击即可领取,但是虚假的红包链接以红包的‘外表’并结合热点吸引用户点击。一旦点击后,要求用户填写个人的身份信息、银行账户信息等,存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嫌疑。”肖圣雷说,部分不法分子以红包吸引用户点击,在链接中诱使用户下载木马程序,在用户手机中植入木马病毒,进而控制手机中的相关功能,实现其他非法目的。此外,用户在点击虚假微信红包链接过程中,可能被要求开放手机的存储、定位等权限,不法分子从而非法获取相关信息。
肖圣雷分析,不法分子通常利用虚假微信链接骗取钱财。在虚假链接中,通过收集信息、模拟正常支付、提现等手续,诱导用户在虚假页面中输入支付密码,同时在后台非法获取支付密码,并最终利用支付密码获取用户在微信或者银行卡中的财产。
法官建议,防范虚假红包链接对自身造成的风险,首先应当提高防范意识,形成对微信红包的正确认识,杜绝占便宜的心理。遇到好友发送的可疑红包链接,需要从好友发送红包的合理性上充分分析其真实性。
其次,要提高辨别能力,要求用户输入信息、下载程序或者完成其他与正常领取红包不一致的操作,通常是虚假红包,应注意分辨。
再次,注重个人信息保护,对涉及个人自身利益的信息,如身份证号码、银行卡信息、支付密码等,不在可疑链接中随意输入,避免信息泄露。要谨慎对待可疑链接申请获取的权限,避免链接利用权限收集信息。
最后,如遇财产损失及时止损,可向微信平台、银行等及时申请停止支付,并向公安机关报案,协助公安机关收集证据。
微信团队表示,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,一经发现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微信平台协议作出相应处理,欢迎用户通过投诉举报提供相关线索,核实后会进行处理。
责任编辑:24
- [2025-05-13 23:53]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灯具消费使用提示
- [2025-05-13 23:50] 故宫特展来了!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
- [2025-05-13 23:44] 人们为何喜欢折柳相送
- [2025-05-13 23:37]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
- [2025-05-13 23:36] 服务点对点!上海嘉定市场监管局助力防疫物资企业生产经营
- [2025-05-13 23:24] 国家医保局: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上线
- [2025-05-13 23:19]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
- [2025-05-13 23:13] 市场监管总局、中消协提示:不是所有净化器都能除花粉过敏原
- [2025-05-13 22:52] 认证添翼 “粉”向世界——广西市场监管局助力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纪实
- [2025-05-13 22:52] 去码头整点薯条
- [2025-05-13 22:48] 两会声音
- [2025-05-13 22:40] 故宫特展来了!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
- [2025-05-13 22:19]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曝光5起防疫期间价格违法案
- [2025-05-13 22:17] 从古寺庙到窑台遗韵见证黑窑厂的悠悠文脉
- [2025-05-13 22:13] 安徽产业援疆为和田皮山“造血”
- [2025-05-13 22:03] 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(外国游客感受“中国之美”)
- [2025-05-13 22:02] 高校博物馆悄然成为青年打卡胜地
- [2025-05-13 22:01] 国家医保局规范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7类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
- [2025-05-13 21:51]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“天雨流芳”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
- [2025-05-13 21:38] 话剧《北京人》——
京剧身段怎样演绎话剧经典